宏景国际教育
大陆医院的执业环境相较于美国来说,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众多问题的叠加,导致大陆医院现行的医疗体制恶化,也滋养出医生腐败情况的出现。
据《中国新闻周刊》曾经的报道,广州越秀区人民检察院撰写了一份关于医疗腐败的调研报告。根据报告,近年来,医疗领域的职务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涉案环节从药品购销环节向医用耗材购销转变,涉案人员由医疗卫生系统的普通工作人员向高端专业型医务人员转变等。
其中以心脏支架为代表的医疗耗材更是成为医疗腐败重灾区,国内单次手术的用量常常是国外的2至3倍。
这看起来是个新问题,不过仔细琢磨,这并不代表医疗腐败的实质有什么新转变。
因为无论是药品回扣,还是如今后来居上的医疗耗材回扣,其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在供应端货源充足的情况下,厂家通过对医生支付额外利益的方法,获得更多销售机会,依然属于权力寻租的过程。
至于腐败向高职务和高学历转变,则是基于耗材的应用与药物不同。药物的选择,常常属于医生的个人选择,所以药物的回扣,常常针对个人。
但医疗耗材常常应用于手术,而手术大多需要一个团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团队的“凝聚力”,就必定会有一个利益共享的潜规则。这时,高职务、高职称的人显然有更多的话语权,因此,也就成为耗材交易中的重点对象。
首先,医生的劳动价值在现有体系下很难得到体现。心脏支架主要用于心梗的抢救,但这个操作的背后是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时时与放射性元素为伍,对身体的伤害显而易见,但当前的医疗价格对此却没有应有的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耗材的额外利润,就成为弥补正当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手术团队维系劳动的重要利益补充。
其次,对于医生而言,回扣政策来源于厂家,医生既没有定价权,也没有决定耗材成本的议价权。因此,虽然有一些选择权,但对于整体价格不会造成影响,从厂家那里获得利益,不过是削弱厂家的利益,将成本转嫁到患者身上,这与工程腐败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之于医生,价格并无大的区别,医生们因此减少了“负罪感”。
此外,我国的医疗耗材又缺少合理的定价机制,为其进行利益交换提供了经济基础。
所以,耗材腐败高发,有自身的因素,也有整体环境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也不必纠结于参与者身份的改变。要改变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探索医生合理的薪酬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耗材采购中的阳光环节。
反观美国,每年对参加培训的医生都有严格的数量控制,每位医生管理的患者、主刀的手术等也严格量化,从而保证了培训的权威及有序,也保证了全美各地治疗水平的均一性。所以,对于众多的医学生来说,赴美行医也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各位考U的小伙伴,快快行动起来吧。